9月28日点金网,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州举行《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: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(2025)》《乡村振兴蓝皮书: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(2025)》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。两部蓝皮书多个研究成果反映广东城乡发展新趋势,为更多人了解广东乡村、了解大湾区提供科学参考。
学术研讨活动上点金网,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(2025)》副主编、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万陆介绍,大湾区生产全球70%以上的消费级无人机、人工智能+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%等多个关键数据说明,广东的先进制造在全国乃至全球走在前列;中试平台加速布局成为大湾区发展新趋势,在“深圳—香港—广州”创新集群跃升全球创新指数第一的基础上,未来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有望显著提升。
“近年来,三地以‘港澳高校+内地校区’等方式联手引进海外人才的势头强劲;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加速,推动经济发展、民生事业等方面融合发展,多个现象说明,‘一国两制’的制度优势正在进一步释放。”万陆说,“三地的合作还在向不同领域快速发展,比如传统文化传承、非遗活化等,培育一系列超级IP在全球形成影响力,说明大湾区已开始从区域文化中心迈向全球传播枢纽。”
点金网
《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(2025)》执行主编、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伟介绍,蓝皮书分为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、“百千万工程”案例等几个分篇,在相关领域均有重点趋势。比如,农业科技水平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,说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日益提升;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.67:1缩小至2.31:1,说明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‘百千万工程’2023年开展以来,县镇村联动是广东特色做法,有望为广东乡村振兴带来更长期的发展动力。”刘伟说。此外,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正为广东乡村发展提供重要助力,以现代化海洋牧场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,有望提供一批附加值高、市场预期良好的“粤字号”农业品牌。
广东省社科院系列蓝皮书是广东重要的智库学术品牌,涉及社会经济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,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,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广东的重要窗口。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介绍,明年起,省社科院将编纂《广东海洋强省建设蓝皮书》,形成广东、大湾区3+1的蓝皮书研创格局,有望于明年二三季度完成出版工作。
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一批专家展开交流,受邀专家充分肯定了两本蓝皮书的突出成果和重要作用。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认为,两份蓝皮书调研论证充分,研究方法科学,对“十四五”收官、“十五五”开局均有重要借鉴意义;“在社科研究领域,两份蓝皮书的研究成果也为高校提供许多研究新思路。”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钟韵说。
文/图:南方+记者 邵一弘点金网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